● 来 自 茅 台 镇 ●

Images

茅台茅鼓

“茅台”的由来:据传古代濮僚人筑土台祭祀祖先,土台日久生满茅草,山下茅草广茂,山上守鼓巡战,当地人由此称山下为“茅台”,山上为“茅鼓”。

Images

包茅之贡

春秋,茅台所处西南一带盛产茅草,已广泛用于祭祀先祖缩酒之用,尊为灵茅神酒,为进贡周天子之物,因而又有包茅之贡的典故;这一时期,铜鼓之贵重是王者的 象征,公元前624年,秦国大败晋国,周襄王立马派人赏赐秦穆公十二只铜鼓,以此承认了他春秋霸主的地位。元朝,县以下分设寨、村、坪、部,现在的茅台地区当时被命名为“茅台村”,又称 “茅村”。明朝,茅台村修建万寿宫,建有方便客商进宫烧香拜佛的半边桥,因此茅台村 被称“半边桥”。后来,赤水河沿岸修建九座大庙,其中观音寺、灵仙寺、禹王宫各珍藏一面东汉铜鼓,茅台村因此又名“云鼓镇”。清乾隆时,开凿赤水河道,茅台成为川盐 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,时人称之为“仁岸”。由于水陆畅通,商贾云集,市场繁荣,茅台一度改名为“益商镇”,简称“益”,民间仍旧称“茅台镇”1930年,民国政府正式设茅台镇 建制。新中国成立后,仍称茅台镇。

汉武帝与枸酱酒

茅台镇区域战国时属西南裔夜郎国地,唐朝时珍州夜郎县地。汉武帝时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(今广东)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品尝到赤水河流域鳍部 (夜郎小邑)所产枸酱酒,回味无穷。返回长安时献上枸酱酒,汉武帝饮后大加赞赏定为贡品。建元六年唐蒙出使夜郎,途中首先到达帽部。唐蒙奉旨拓夷虐,为何途经壁部, 一说为汉武帝取枸酱酒,另一说唐蒙怀念枸酱酒。经考证,神秘的枸酱酒是当时仁怀一带,用一种俗称拐枣的乔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造而成的酒。拐枣,又被称 作万寿果、万子梨、俅江枳棋等。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,经霜后甜,可生食或酿酒,俗称“拐枣”。

Images

“回沙”工艺

“回沙”工艺诞生:元、明之际,茅台一带出现“回沙”工艺,正规酿酒作坊陆续兴建。元代播州军民宣抚使杨汉英(西南杨家将)向朝廷特供仁怀酿造的烧酒,深得忽必烈欢心,加封其封地甚多,杨汉英成为贵州最大的土司之一。清朝初年,茅台回沙工艺逐渐定型,茅春、茅台烧春、回沙茅台等成为西南市场的佼佼者。

Images